題:
在進程結束時使用大和弦代替小和弦的名稱是什麼?
Teleporting Goat
2020-04-29 04:36:04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我聽說某處有一種技巧,將大和弦放在期望和弦的位置,這會產生意外感。如果我還記得,OutKast在Hey Ya中有一個:和弦是GCDE,而不是GCD Em。 p>

輔助問題:它算作和弦替代嗎?我試著去那裡看,但是從我那裡得到的東西並不完全相同。


(我認為已經有一個問題,但是“這是怎麼稱呼的?”問題確實是很難找到。我嘗試了卻找不到任何東西,因此我正在嘗試使用更令人回味的標題。)

這是不尋常的,因為問題完全涉及大和弦,並且在序列的末尾,還有另一個大和弦,OP認為這可能是次要的-完全正確。但是,皮卡第(Picardy)第三彈的工作方式卻不同,因為該樂曲的音色較小,但以高音和弦為主。紅鯡魚的東西。
這似乎不像皮卡第(Picardy)三分之一,而在小調模式下,這將是該作品的_final_和弦上的凸起三分之一。
可能是皮卡第。但是這門E主修看起來像是次要的,造成了向A或F逼近的張力。
由於示例中的所有和弦都不重要,因此該歌曲不能太小。這是使用Picary Third的基本前提。如何使您接受的答案正確?
六 答案:
Tim
2020-04-29 11:30:18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仍在使用的原始術語是' Tierce de Picardie ',翻譯為Picardy Third。

除了涉及皮卡第(Picardy)的原因外,沒有任何證據可言,只是結束於十六世紀的小調的大和弦至少在最初被用於教堂和合唱音樂中,

在巴赫的24首前奏曲和賦格曲(第一本書)中,有23首使用了蒂卡斯·皮卡第(Tierce de Picardie)。

說了這麼多,通常在次要或次要模態作品的結尾中找到Tierce de Picardie。在您的示例中,它出現在每個行的結尾。因此,可能不會如此標記。更像是藉來的和弦。甚至是V / ii。所以,是的,在那種情況下,更可能是和弦替換。

編輯:經過一番思考,在該示例中,它不是Tierce de Picardie。實際上,它們以次要的形式使用,並在補品主要上完成,而不是預期的補品 minor 。在該示例中,有 NO 和弦或輕微的聲音,所以不是那樣的!

還是說這首歌在E中,而其他所有和弦都是藉來的? (G = bIII,C = bVI,D = bVII,E = 1;)
@AlbrechtHügli-借用-從何而來? G和D,是的,但是C?
可以肯定的是,法語名稱是[Tierce Picarde](https://fr.m.wikipedia.org/wiki/Tierce_picarde),而不是Tierce de Picardie。
-1
C = bVI(來自次要並行鍵)。 *在流行音樂中,降低三等音等級(♭III)的主要三人,降低六等音等級(♭VI)的主要三人,以及降低七等音等級的主要三人,或“平七度”(♭ VII)很常見。*->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orrowed_chord
@AlbrechtHügli-C可能已經來自Em的“ parallel”鍵。除了為什麼E(或Em)是原始密鑰?人為。
ttw
2020-04-29 05:01:25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名稱為“ Picardy Third”。

許多中世紀作品的末段和弦雖然以Dorian或Phrygian模式出現,但都以大三分結尾。這種做法一直在繼續。

還有我的編輯...
和風神...然後是許多未成年人,是的!
布科夫澤(Bukofzer)的“巴洛克時代的音樂”中有一個綠色袖子的例子(嚴格意義上講是一個Romanesca),在短語的中間有一個小和弦,並在末尾有相應的大調(在這種情況下為G小調和G大調。)異常的聲音。開口聽起來不像Passamezzo Antico,因為在兩種情況下都使用了Romanesca(使用帶G結尾的Bb,綠色錘子嗎?)
Fefo
2020-04-30 01:18:53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這實際上是色中位數。在特定情況下,它是VI,與G(補品)平行。

由於它無法在Am中解析,因此不能視為V / ii(次要主導)。

這不是皮卡第(Picardy)第三,因為它們在歌曲中僅使用一次作為最終和弦,將小號補品替換為其平行的大號。這首歌甚至不在次要模式下,因此稱它為皮卡第(Picardy)沒有任何意義。

Michael Curtis
2020-04-30 04:57:10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這似乎不是皮卡第(Picardy)的三分之一,而在小調模式下,這是作品的 final 和弦上提出的三分之一。這也不是藉來的和弦。 E 專業,從哪裡借來的?所有命名的和弦-包括兩個E和弦-都是開放式吉他和弦。搖滾音樂通常以任何順序使用這些和弦,而與形式上的功能無關。有一個名為 chromous minor的理論思想。一個很多搖滾和聲背後的好理論。

冒著聽起來有些冒昧的風險:這個名字叫搖滾音樂。

如果聽起來像被放倒了,事實並非如此。洛克做了很多有趣的事情,甚至 Leonard Bernstein也承認這一點。

Kaz
2020-04-30 20:05:02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這是使用並行模式的非常簡單的實例;在這種情況下,主要和次要平行。在布魯斯和爵士樂中,大調和小調之間的並行使用和歧義非常普遍,並普遍存在於與之相關的流行音樂實踐中。它可以在古典音樂中找到。例如,在J. S. Bach的琵琶Em Suite(BWV 996)中,Allemande和Courante機芯以E大調和聲結尾,而其他機芯則通常返回E小調。巴赫非常順暢地執行移位,將其隱藏在對位中。可以這麼說,聽眾並沒有“面對”,而是突然轉向了並行模式,但仍感覺到了情緒變化。在後來的時期,更突然地使用並行模式變得更加普遍,當然我們今天也習慣了。

似乎值得一提的是,自然小調和旋律或和聲小調的使用也並行模式。旋律小調的最高四弦與大調相同!也就是說,大調和旋律小調之間的唯一區別是一個音符:第三個音符。這就是為什麼巴洛克音樂能夠實現向大和聲結局的轉變。如果該曲調已經使用旋律小調,則只需將一個音符微調半步即可移至大調。在西方歷史實踐的背景下,旋律小調似乎提供了通往平行專業的途徑。

DE的結局可能出現在音樂中,而音樂主要是E大調的關鍵,而不僅僅是意外移出E小調。例如,演奏E A B ... Am DE。第一和弦將我們固定在E大調中。然後,隨著Am D轉變為平行小調,然後又回到大調,情緒發生了令人驚訝的變化。 E B A ... Am D E重排也很有趣,這是因為A如何成為模式轉換的支點,與不變的音符形成對比,便只需進行一次音符更改即可。

我們必須記住,“主要”和“次要”只是理論上的解釋。有一個基本註釋,與此相關的還有其他各種音階。如果我們圍繞C音符組織音樂,則出於固有原因,如果我們也使用E,則不應該使用E#音符,反之亦然。諸如此類的規則是一種品味問題,是流派或特定時期音樂實踐的決定因素。

使用並行模式會產生創造性的諧波設備,因為一個鍵中的設備片段可以與另一個密鑰中的片段組合。例如,在爵士樂中,統治性和聲的某些變化可以理解為藉鑑並行模式。如果我們看一個小調,占主導地位的V7 + 5的+5音階就在音階中!如果我們把它帶入一個主要的背景,它會產生一種有趣的心情。 V7#9和弦的#9也是以I為根的小調。這兩種設備都可以理解為平行的大/小調的表現。忽略了一些重要的事情。當然,並行模式的使用不僅限於次要和主要。顯而易見,但這裡有一個特殊的情況:平行混音和(自然)未成年人。這是在流行音樂,搖滾,爵士和布魯斯中常見的設備。在Em中但包含D E過渡的樂曲可能正在轉移到E Mixolydian。如果在CDE結束時發生了即興演奏,則可以切換到E Mixolydian。

平行Mixolydian和自然小調很有趣,因為平行Mixolydian具有與另一個小調相同的鍵簽名是整整一個步驟。例如,E小調具有G大調密鑰簽名,即其相對大調。 E Mixolydian的主要特徵是:整個音調都很好。

在平行的小調和混音節之間切換的音樂允許音樂創作或即興創作通過上下調簡單地調調琴鍵。換句話說,我們可以以這種方式(在G和A之間)以某種音調移動琴鍵,同時保持相同的音調中心(根音E音符,賦予E小調或E混合音調)。

然後,E小調與D Mixolydian相同。因此,在流行音樂或搖滾音樂中,如果我們在D弦上演奏一些基於D-Mixolydian的圖形,然後在E上演奏E的混音,則在鍵簽名方面發生的情況與從E小調到小調的變化相同E Mixolydian。因此,可以在並行模式下使用整步更改,從而可以加以利用。

Rodrigo B. Furman
2020-05-26 03:27:58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Picardy或Picardy第三名。以文藝復興時期音樂界的著名習俗命名。學者們最普遍接受的起源是該術語來自一個古老的法語單詞 picart ,意思是“尖銳”。



該問答將自動從英語翻譯而來。原始內容可在stackexchange上找到,我們感謝它分發的cc by-sa 4.0許可。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