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關於主要和次要時間間隔的困惑
Loc Vu
2015-03-02 11:14:20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Why is a major second interval different from a minor second interval considering that in the natural scales formulae they are both one whole step?

次音的第一音和第二音之間的距離是第二音...
您實際上是自己在樂器上演奏了大音階還是小音階,還是只是在網站或書本上讀到了音階?如果您實際在樂器上彈奏一些音階,您會聽到區別,並會回答自己的問題。
請謹慎使用術語“整個步驟”。在音樂中,半音稱為“半音階”,兩次稱為“整個音階”。 (在英式英語中,我們說“半音”和“音”。)以C開頭的小數位數可能以D作為下一個音符。或Db。 “整個步驟”或“半步驟”。無論哪種方式,它都是音階的第二音符!
九 答案:
Tim
2015-03-02 13:18:05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從表面上看,這沒有任何意義。但是間隔是從主要比例尺記錄中得出的。因此,大三等分從C到E。如果間隔用半音變小,則稱為小調。因此,小三分是C到Eb。是的,它恰好也是次要音階/關鍵。這適用於大多數間隔,但不是完美間隔-例如,五分之一。大7位數是C到B,而C到Bb則是小7位數。小二請注意,即使在大多數樂器上,C到C#聽起來也不一樣。記錄下來的方式很重要。這並不意味著Db處於小範圍。

第六個是另一個令人困惑的地方。 C到A是大六,C到Ab是小六。但是,較小的第六和弦沒有較小的第六間隔。它的拼寫為C Eb G A-帶有次要三重音,但間隔為第6個主要音階。如果C到G是完美的第5位,則C到Gb稱為減5分。完美的第4位的處理方式相同。較小的,如果通過另一個半音使它們更小,則稱為縮小。完美的四分之一和五分之一變小半個半音就變小。

請告訴我為什麼C到Db和C到C#是不一樣的,以及如何記錄下來很重要。我只知道一個規則是“不要將銳利器和平坦器以單一比例混合在一起”。原因 ?
C到D稱為秒。 Db是一種D(按名稱),並以D的形式寫入五線譜。C和C#的位置在C的五線譜上。如果您以全音階形式談論音符名稱,則每個音符都有一個字母名稱,沒有丟失的字母,沒有重複的字母。 C到Db的寫法與C到C#的寫法不同。 #和b在一些較小的音階/琴鍵中混合在一起。但是通常會遵循該規則。
在和聲小音階中,第七音符會偶然出現。在G小調中,關鍵特徵2組屋將是F尖。沒有“不要混用平底鍋和利器”的規則。
@LaurencePayne-意識到這一點!通常,我更喜歡閱讀#s中的某些內容,這些內容已更改為#s中仍然寫的註釋。例如,在Amaj。,我希望偶爾使用D#而不是Eb,但是從技術上講,這可能寫錯了。吉他手似乎是罪魁禍首!
Mark
2015-03-02 23:54:05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You wrote:

considering that in the natural scales formulae, they are both one whole step

This is the crux of your question. M2 and m2 (major 2nd and minor 2nd) intervals are not both whole steps. Only the M2 is a whole step. The m2 is a half step. Nonetheless, in the diatonic scale, each can represent a step. Step-wise motion includes m2s and M2s, and also even m3s in most textbooks. So they represent steps, but just not necessarily whole steps.

+1可以使您快速簡潔地理解OP的根源。需要說明的是:在全音階中,“階躍”一詞通常可以用來指代*整個階躍(M2)和*半階躍(m2)。儘管我認為我從未聽過m3(跳過)這一步。
在本科對位課程中,m3屬於步進運動類別。請參閱Fux的對點以及由此產生的所有教科書。
user19146
2015-03-02 20:15:04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The terminology is confusing here, because "major" and "minor" have two different meanings. One meaning is "major and minor scales". The other, which is taken directly from Latin, is that "major" means "big" and "minor" means "small".

A "second" means an interval between two successive note-letters in a scale - taking into account any sharps or flats in the scale, of course. In both major and minor scales, there are two different sizes of seconds - one and two semitones wide. The could just be called small seconds and big seconds, but the conventional Latinized names are minor seconds and major seconds.

The same naming system applies to thirds, sixths, and sevenths as well.

Fourths, fifths, and octaves are different. First, they sound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 intervals. Historically, the sound of 4th, 5ths and 8ves was described as "perfect" compared with "imperfect" for all the other intervals. The "perfect" intervals are the same size for almost all positions in major and minor scales. The very few exceptions (like F to B in C major and minor) are called "augmented" or "diminished", which just means "bigger than perfect" and "smaller than perfect".

Final note: in the harmonic minor scale, there is one second that is three semitones wide (A flat to B natural, in C harmonic minor). The term "augmented" is used for that, i.e. "bigger than a big second". Similarly, B natural to A flat is "smaller than a small seventh", and called a "diminished" seventh.

描述間隔的簡潔方法。就像“較小/較小”的思想;“較小/減小”的思想一樣。 +1
Matt L.
2015-03-02 16:08:07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主要區間2、3、6和7實際上來自主要規模。但是,正如您所指出的,相應的次要間隔不是來自(自然)次要刻度,因為這樣就不會有任何次要第二間隔。

所有次要間隔都可以從下降主要規模。如果以C大調為例,則小二是C和B之間的間隔,小三是從C到A的間隔,小六是從C到E的間隔,最後是a從C到D的次要小數。等效地,您從phrygian模式中獲得所有次要間隔(2、3、6、7),這是一個倒置的主要音階,在某種意義上,上升時的間隔順序與大尺度下降的時間間隔順序。

我不明白這一點,“如果沒有第二小間隔,那麼就不會有任何第二小間隔”,所以為什麼我們不能擁有“完美的第二”(有趣):D
@LocVu:我的意思是,如果所有次要間隔都由自然次要音階的根音和其他音階音調之間的間隔定義,則“次要”秒將與主次音階相同,而我們不會得到(真實)次要音階第二。但是我們知道有一個,因為我們確實有一個半音的間隔,例如在3到4音符之間以及7到音符與根音之間的主要音階。
很好,我從未真正將大比例降序的概念與所有次要間隔聯繫在一起。對於我來說,那可能成為一個很好的教學工具。
非常感謝您的回答。我花了幾天的時間來理解間隔質量的“重要性”。似乎太武斷了,我能發明的每一個記憶符號都是有缺陷的。這種解釋對我來說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而且也非常優雅。這種解釋甚至使反向點擊的關係。謝謝!
@BoJeanes,我很高興這個解釋對您有用,但真正的解釋在[user19146的答案](https://music.stackexchange.com/a/30423/2257)中:間隔是否為第二,第三,第四,等等,取決於字母名稱(包括在內),間隔是主要還是次要取決於半音的距離(半步),其中次要間隔始終比主音小一個半音。該系統包括完美的間隔,並且還可以減小和增大間隔。專業間隔不稱為專業間隔,因為它們以專業規模存在。
我並不是想在這裡理解“為什麼”。 “為什麼”仍然很隨意。 Matt的答案是一種非常優雅的方法,可以用來學習記住或推導它們,即使解釋不是間隔的定義部分。
Chris
2015-03-02 20:00:57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一個主要的次要間隔由2個半音(或您所說的整個步驟)組成,而次要的次要間隔由一個半音組成。

主要的次要間隔是C-D。

較小的第二個間隔的示例是B-C。

”考慮到在自然尺度公式中,它們都是一個完整的步驟?”這是錯誤的。在第二個間隔中,只有主要的第二個由整個步驟組成。

增強一致也包括一個半音。
leftaroundabout
2015-03-02 19:34:42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我不確定您所說的“自然標尺公式”是什麼意思,但是應該清楚的是,任何“自然標尺”都會“自然地”具有相同的步長。

全音階音階早在我們現在用於在鋼琴等上彈奏這些音階並測量其中的音高大小的12-edo調音之前就已發現。原始推導完全不使用等距網格,而是通過其頻率比定義間隔。為了實現“和聲音樂”,我們基本上需要正調的托勒密音階。您可以通過使 I IV V 和弦只是大和弦來實現,這是“理想輔音”聲音”:

  • I 是基準頻率,按照慣例,我們稱其為 1 sup> / 1 sub >。
  • iii 必須是 I 和弦中純淨的大三分,它需要相對頻率 5 sup> / 4 sub>。
  • V I 和弦rel.freq中的純第五位。 3 sup> / 2 sub>。
  • IV 是純第四(因此 I 將是 IV 和弦的五分之一)⇒相對頻率 4 sup> / 3 sub>。
  • vi IV 上方的純大三號rel.freq。 4 sup> / 3 sub>· 5 sup> / 4 sub> = 5 sup> / 3 。
  • ii 是rel.freq在 V 和弦中的第五個(向下八度)。 3 sup> / 4 sub>· 3 sup> / 2 sub> = 9 sup> / 8 。
  • vii V rel.freq之上的純 1 sup>大三分。 3 sup> / 2 sub>· 5 sup> / 4 sub> = 15 sup> / 8 。

現在...如果您訂購這些並進行數學運算,您會發現實際上不僅有兩個,而且還有三個不同的步驟!即

  • I ii 以及 IV V 以及 vi vii ,比率分別為 9 sup> / 8 sub>。那是204美分(即,比12 edo樂器(如鋼琴)上的整個音階寬一點)。在 ii iii 以及 V vi 之間找到 minor ),比率為 10 sup> / 9 sub>,即182美分。在12-edo中明顯小於整個音調。
  • 半音出現在 iii IV 以及 vii i>之間code>和 I ,比率為 16 sup> / 15 sub>,即112美分。現在比12-edo半音寬一點。

現在,儘管在Ptomemaic音階上,大和弦聽起來確實很棒,但是您想要在音樂上做的其他事情卻因這些不同而變得複雜間隔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具有固定音高的西方樂器會略微降低階躍的原因,因此對於作曲家和演奏者來說,系統變得更容易概覽。兩者之間的單一大小,您的音階仍然可以有相當的輔音和弦。這就是 meantone氣質(12-edo是其中之一)背後的想法。
OTOH,半音可以說是,它與整個音階都不相同,因此,如果嘗試將這些音階也包括在“一個大小,適合所有人”的階梯中,和弦會聽起來很真實 2 sup>。但這非常接近整個步驟的一半。 12-edo使其尺寸精確地減小了一半,因此您的總體音階位於固定的半音網格上,整個音符只是一個雙步。


1 sup> 眾所周知,至少 vii 音符是從主導音到補音的主音 ,通常應演奏高於此值的聲音,以強調主導音是要解決補品的 dissonance 。 sub>

2 sup> 這並不意味著您不能在音樂上使用這種音階 sub>。

“原始”可能是誇大其詞。我懷疑有人在復音之前的幾天或當主要三分之一被認為不和諧時(12世紀或更早)是否有人在調整主要三分之一。由於四分之五和五分之二在那個時代更重要,畢達哥拉斯的主要三分之二似乎更有可能。值得注意的是,托勒密大音階不支持ii和弦,在某些樣式上它比IV和弦更常見。
@phoog,我懷疑您的懷疑是否成立。古希臘人具有相當先進的和聲和音階,至少為5極限,如果不是7極限。像很多古董文化一樣,它在中世紀很大程度上消失了,我們回到了3限單音旋律,但是那時他們使用的全音階仍然是希臘時代的殘餘(以及“教堂模式”的名稱)但是請注意,這些模式本來是_not_只是移位副本,但實際上具有不同的非畢達哥拉斯式微調。)
至於“ **ⅱ**和弦比**Ⅳ**和弦更普遍” –好吧,不是真的; **ⅱ**本質上是經典**Ⅱ**雙主音的次要變體,它是藉來的和弦,因此與音階的調音並不完全綁定。只是在最近才使** become **成為這種標準的比例音和弦。尤其是對於爵士樂來說,所有這些討論當然都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到處都是諧音–總是假定12-edo。
...並不是說您需要12-edo來獲得適當的**ⅱ**和弦:任何卑鄙的性情都可以。
您是否有證據表明古希臘音樂在今天使用這個詞的意義上具有和諧性?畢達哥拉斯當然似乎沒有將5:4間隔確定為感興趣的間隔之一。中世紀的模式被賦予希臘名字並不能說明全音階是希臘時代的殘餘,但是中世紀的理論家認為它們是。
在ii和弦上,我正在考慮巴洛克時期,其中ii在重做節奏中協調第一個音符,而IV在重做節奏中協調類似的音符。即使在16世紀的英格蘭,將其分析為ii(6/5)和弦(即第一次反轉中的ii7和弦)的情況也很普遍。純正的音調很難實現,通常對鍵盤樂器沒用。
@phoog我從來沒有深入研究希臘音樂的古怪和弦。我只肯定知道[托勒密](https://en.wikipedia.org/wiki/托勒密)在他的著作《 Harmonics_》中明確研究了5:4的三分之二。畢達哥拉斯是否真的以某種方式排除了它們;我也不確定;大多數情況下,他的成就似乎首先是在發現積分頻率比。我也不知道這些和聲已經被“非正式地”使用了,然後才被理論家研究,或者僅在他們指示音樂家如何調音之後才使用。
如果您“從未用過奇怪的四弦和弦來深入了解希臘音樂的細節”,那麼為什麼要發表諸如“古希臘人具有相當先進的和聲和音階”這樣的說法?您怎麼知道這些是“ 5極限,如果不是7極限”?我的觀點是,5個極限的三分之二肯定不是“原始” *,如果您想在希臘語中進行評估,請注意,它們是“托勒密主義的”,而3個極限的三分之三是“畢達哥拉斯”和托勒密他幾乎不是古希臘人,在公元2世紀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之後的700年裡一直生活。
@phoog好吧,我在回答中沒有做出任何陳述,只是在您提出“對立”斷言(“所有古希臘音樂均為3極限”)時才提出疑問,而您-似乎-您對此一無所知。我說“至少5個極限”是因為我確實記得“希臘調音”的樣本聽起來很古怪,而且明顯不畢達哥拉斯。 —我在回答中“最初”只是說,全音階的起源不是以等步音階跳躍,而是音調頻率比率。在現代西方和諧的背景下,托勒密五極限法則是必需的。
我並不是說所有古希臘音樂都是三極限。我實際上說了哪些話,使您得出我做出該主張的錯誤結論?我的第一個評論不是關於希臘音樂,而是關於中世紀早期的音樂,使用3-limit hexachords效果很好。隨著音樂變得更加複調,人們開始關注5極限,人們開始關心大約三分之一作為輔音間隔。但是隨後您提到了希臘人,因此我指出了畢達哥拉斯式調音既早於托勒密式和三極限式。
Laurence Payne
2015-03-04 19:22:41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在音樂理論中,“整步”具有特殊含義。從鋼琴鍵盤上的一個音符到次高音符(無論是黑色音符,C到C#還是白色音符,E到F)之間的距離稱為“半音階”。兩個半步形成一個“整個步”。在英式英語中我們說“半音”和“音”。 (我希望我沒錯!)。因此,不要將音階的每個音符之間的距離稱為“整步”,只會使自己感到困惑!

Neil Meyer
2015-03-02 17:59:37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小調是比大調更接近根音的半音。 D-Eb是次要的。 D到E是一個大調秒。

通常,如果您有一個大調音程,則可以通過提高底音或降低半音來使音符彼此靠近。提示音,那麼您會有一個小間隔。

Michael Curtis
2019-04-01 18:57:39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考慮到在自然尺度公式中它們都是一個完整的步,為什麼大的第二間隔與小的第二間隔不同?

它們是 不是 兩個步驟。

  • 主要音調(M2)= 2個半音(整個音調)
  • 次要音調(m2 )= 1個半音(半音階)

無論音高或和弦 ,這些間隔距離和名稱均適用

在八音度音階,大音階,各種倒七和弦,半音等中,一個大秒總是2個半音,一個小秒總是1個半音。

以職員記號或字母名稱寫間隔對於命名間隔很重要( C Ebb 減少了三分之一,但並不協調)這是一個很大的秒。)但這是不諧音間隔命名的問題,實際上是一個不同的主題,在這裡無需解釋。



該問答將自動從英語翻譯而來。原始內容可在stackexchange上找到,我們感謝它分發的cc by-sa 3.0許可。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