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從原聲古典吉他切換到電吉他
Can't Tell
2014-09-19 06:48:44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我玩古典吉他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最近又買了一把電吉他。由於這兩種吉他之間存在一些差異,因此我發現很難適應電吉他。

琴弦之間的間距不同(電弦較小),並且在拾音時我似乎會錯過琴弦

高E弦比其他弦(電弦)低一點,也很細,這也使我在採摘時錯過了琴弦

我發現很難停下來採摘

從低弦到高弦進行撥弦時,我的手會變得困難,我的拇指(撥弦手)會碰觸到較高的弦,使它們靜音(在古典吉他中,我使用了手指撥弦)。因此,我發現很難讓小調響起。彈電吉他時這正常嗎?或者我的拾音技術有問題嗎?

最後,可以同時演奏兩種形式的吉他並且擅長兩種吉他嗎?我要問的是,因為兩者是不同的,而擅長一個可能意味著犧牲對另一個的熟悉程度。

二 答案:
Charles
2014-09-19 08:01:53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從古典吉他到電吉他的轉換將需要一些時間和實踐。儘管您可能熟悉彈奏尼龍弦吉他,但並非所有這些技能都能輕鬆或快速地轉換為電吉他。我能給您的最佳建議很簡單:花點時間,然後繼續練習。這與從頭學習吉他並不完全相同,但是您必須調整自己的演奏風格,以適應弦距和拾音風格的差異。

關於您提到的一些具體問題,最好的辦法是與經驗豐富的電吉他手或老師交談,他們可以為您提供有關您的技術以及您可能會做些什麼的反饋做錯了。我可以給您一些一般性的建議,但是親自與某人一起玩會走​​得更遠,並且可以防止您養成不良習慣。

字符串間距只是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習慣的東西。有時您會繼續錯過琴弦,並選擇錯誤的琴弦,直到您用電鎬彈奏電吉他所需的肌肉記憶力下降為止。如果您有時在電子琴上彈奏指法,可能會有所幫助,這樣您就可以利用自己熟悉的知識,專注於適應不同的弦距,而不是學習新的撥弦方法。方法同時進行。

使用撥弦時,除了靜音時,您完全不應該用右手的手指觸摸琴弦。在和弦之間或安靜的區域中,您可以將拇指或手掌的側面靠在琴弦上以使琴弦靜音,但是當您實際採摘拇指時,不要真正接觸琴弦。有時,在挑選較高的琴弦時,您可以將拇指(特別是拇指與手掌相接的肉質部分)放在較低的琴弦上,以有意地使它們靜音。在放大的電子琴上,您不希望弦響時需要更加警惕,因此在高音弦上彈奏音符時,您通常會調整技巧以用右手使低音弦靜音,如我提到的那樣或左手的多餘手指。這就是許多吉他手可以一直不停地彈奏所有琴弦,然後只選擇他們想要彈奏的音符並使用左手或右手技術使其他琴弦靜音的方法。當然,如果您不想使琴弦靜音,則只需要調整手的位置以及握住撥弦的方式即可確保您不會碰到正在響的琴弦。

就您的採摘手放在身體上而言,我敢肯定,隨著時間的推移,它也會變得更加舒適。我特別喜歡Strat風格的吉他,因為它們在演奏時可以很舒適地靠在前臂上。其他一些電吉他的琴體類型不太適應。那主要是個人喜好,但是通過更多練習,它也會使您更輕鬆。同樣,您正在學習一種新樂器-馬上就不會100%感到舒適。在另一個地方,與經驗豐富的人一起玩會對您有所幫助,因為他們可以告訴您您做錯了什麼還是因為不習慣而感到不舒服。

我相信可以同時彈奏電吉他和古典吉他。就像其他任何事情一樣,它只是需要練習。如果您想同時兼顧兩者,那麼顯然,在學習電子音樂時,您不應忽略您的古典演奏,並且一定要繼續練習兩者。金屬吉他在技術和演奏風格上特別借鑒了古典風格,並且各種風格的吉他手也有同樣的過渡。

user13500
2014-09-19 14:48:46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電吉他的拾音風格完全不同。您使用的是鎬而不是指甲(指甲在任何有用的時間內都無法像剃須刀一樣的高弦倖存下來)。粘在一根手指上,但是我認為我沒有見過任何嚴重的用途。取而代之的是,人們使用拇指和食指(可能也是中指)抓住的直鎬。

這需要一些習慣,例如在習慣了所有習慣後用一根手指彈鋼琴。

這些指尖在民謠吉他中更受歡迎,但是在電吉他上,有很多演奏者使用其拇指/手指來產生很好的效果-不需要塑料。 (請參閱[Mark Knopfler](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f4bwFyaL90)或[Jeff Beck](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v4RuGP2GEk)。.不使用適當的經典技術,但它可能更接近OP所使用的技術)。學習如何使用鎬仍然值得,但也可以不用鎬。
崇拜梅勒·特拉維斯(Merle Travis)和切特·阿特金斯(Chet Atkins)的指彈電吉他手將在10 ... 9 ... 8 ... 7 ...


該問答將自動從英語翻譯而來。原始內容可在stackexchange上找到,我們感謝它分發的cc by-sa 3.0許可。
Loading...